何以笙箫默小说 >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 >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听着康熙的话,胤禵小声道:“哥哥们那么厉害,就我一个人这样都不行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个人都这样想,那最后,一个做事的人都不会有。”康熙给他讲前朝的事,“明朝也是这样,所有的王爷都成了猪,只用玩乐。不恤下民。然后,明朝就开始烂掉了。”

    “最开始只是一点点,一点点的农民起义,大家都没有在意。但最后打进京城的,就是闯王李自成。”

    康熙说:“你大概不知道,那是最大的农民军。”

    “百姓是最容易糊弄的,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真心拥护你。”康熙将他放在城墙上,站在一旁,看着万家灯火,“可谁要让他们吃不饱饭,他们就能连锅带碗的全砸了。”

    “皇父这些年来,就是想要给他们个太平盛世,想要让他们吃饱饭。”

    胤禵听得半懂不懂的。

    康熙也知道他不懂。

    一直以来,康熙都觉得孤寂。

    他心中有许许多多的想法。然而,一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也只有从细枝末节处发现,唯有德妃能够懂,但她总是藏着,不愿意表现。

    他能够理解。

    因为她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他觉得她太懂他了,会因此而杀掉她。

    他是孤独的。

    一路走来,他登基近四十年,他越发体会到了孤家寡人是什么意思。

    他说:“胤禵,你要好好读书,以后才能帮上皇父的忙。”

    他长久的叹息:“这天下人都不可信,也唯有你们能够信上一信了。”

    “祖辈打下的江山,还需要你们来守。”他摸了摸胤禵的头。

    这句话胤禵听明白了,他拉住康熙的手,和康熙商量:“我会好好读书,也会好好学习弓马步箭,我要当整个大清最厉害的将军,为皇父镇守边疆。”

    康熙顺着他说:“好,你好好读书,以后我封你做大将军王。”

    这四个字一出,他恍然间想起了这小子刚生下来时的事了,他见他瘦弱,打趣他:“你要是身体好,弓马娴熟,我就封你做大将军。”

    合着他给这小混账许了两次。

    罢罢罢,以后要是有机会,让十四做回大将军也没什么。

    他把胤禵抱下来,弹了弹他额头:“小混账,明天该去读书了。”

    胤禵打了个千儿,嘻笑道:“是,儿子领命。”

    他牵着胤禵一起回了永和宫。

    他在永和宫歇下,和乌玛禄说话:“他那些哥哥,没一个有他这么不省心的。”

    “不省心才叫孩子。”

    康熙抱着她:“我这些日子才知道寻常人家养孩子的苦楚。”

    乌玛禄笑道:“寻常人家养孩子,比这难上十倍百倍。十四知错就改,已经是好孩子了。”

    “他说以后给我做大将军。”康熙笑了一声,“也亏他想得出。”

    “他喜欢就好。”乌玛禄道。

    “等老四进宫,你给他说,我不打算把老七过继出去了。”

    乌玛禄笑他:“爷是故意敲打奴才呢。”

    “是。”他含笑回答。

    他抓住她的手吻了吻,相拥而眠。

    胤禵终于老老实实的去尚书房了。

    王云锦来找乌玛禄,听见胤禵走了,她感叹道:“姐姐也真能狠下心来。”

    乌玛禄平淡道:“教孩子哪是容易的事。”

    “那倒也是。”

    两人又邀着永和宫的另两人,一块儿打叶子牌了。

    尚书房中,胤禵走到十三阿哥胤祥面前,拍了拍他桌子,趾高气昂道:“我给你讲,胤祥,四哥是我亲哥,你别以为你讨好他,他就跟你好。”

    他强调道:“他是我亲哥!同一个额娘生的!”

    胤祥偏头看他,困惑不解,默默的继续看书。

    胤禵拍桌子:“我给你说话,你听到没有!”

    胤禩忙把胤禵拉走:“快上课了,你快准备吧。”

    大学士上课,之乎者也,亦已焉哉。

    下了课。

    胤禵拉着三人,窃窃私语:“你们要跟我玩儿,就不许跟十三玩儿。”

    胤禩为难的看着其他两人。

    胤禵喊道:“八哥!九哥!十哥!”

    胤禟推了推其他二人,笑道:“咱们肯定对你比对其他几人亲近。”

    胤?点头:“就是,就是。八哥,你说话啊。”

    胤禩最后也点头了。

    十四是德妈妈托付给他的,还是四哥的同母弟,自然比十三来得亲近些。

    胤禵见他们都点头了,心满意足:“咱们可说好了,以后,你们都不许跟十三玩儿。谁没做到,谁是小狗。”

    其他三人面面相觑,陪他玩儿这孩子的把戏。

    这尚书房中,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是一起。

    而十二阿哥胤祹因被苏麻喇姑抚养,独来独往惯了,向来不搭理他们的。

    只剩下十三阿哥胤祥独自一人。

    他被孤立了起来。

    但胤祥不想让自己额娘担心,他的额娘病了一段时日了。

    他也不打算告诉四哥,就像胤禵说的,胤禵是四哥的同母弟,告诉四哥了,四哥夹在中间难做。

    他平静的学习,散学后,就回去看额娘。

    即便被排挤,也当作寻常事。

    同月,太和殿建成。

    八月,七阿哥胤佑从胤禛口中知道了,他不会被过继的消息,高兴地举办了个私宴,只宴请了五阿哥胤祺和胤禛。

    几人喝到兴致高的时候。

    七阿哥胤佑举杯:“大哥惯来看不上咱们,三哥孤僻,就你两待见我。哥哥们要是哪天用得着我,尽管说!弟弟万死不辞!弟弟干了。”

    他一口闷。

    五阿哥胤祺趴在石桌上骂骂咧咧:“这小子。”

    胤禛也喝醉了,他举杯邀明月,诗兴大发,又推着另外两人,大笑道:“你看咱们真的是对影成三人,老七,老五,我。嘿嘿嘿嘿。”

    胤佑推开他:“你也喝多了。”

    胤佑看着两人,一个在那儿,对着虚空举杯,说些掏心窝子的话;一个在那儿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他指着他们笑骂道:“酒疯子,都是酒疯子……诶,你们怎么有好几个。”

    他傻笑起来:“哦……我也喝多了,那没事儿了。”

    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一旁的小厮仆从还在候着。

    九月,内务府于毓庆宫上下查完,整理成册,上疏奏折,呈于康熙桌上。

    康熙无心政事,移驾景仁宫,独自坐了几天。

    他悠长叹息:“对于胤礽,我不曾有一日懈怠,处处用心,哪知今日成了如今模样。”

    “我愧对于你。”

    他的确是在给太子和诸皇子一些小小的试炼,却没想,太子好男色。

    他长久的沉默着。

    梁九功每餐摆好又撤下,他请人去请太后,太后不来;他派人去请德妃,乌玛禄只叫琉璃回了句,让他静一静。

    此时待在康熙身边,非但不能叫他一分的慰藉,只会叫他更痛苦。

    三日后,于九月十五日,康熙下谕,让内务府处死曾于太子的住处,行径悖乱的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额楚圈禁家中。

    抓的抓,逐出宫门的逐出宫门。

    关上宫门,胤礽将石氏抽了一顿:“他们是男人,又生不了孩子。你个妒妇!这些容忍之心都没有。”

    石氏被抽得遍体鳞伤,但于面部、手部这些会露出来的地方,完好无损。

    他阴冷的看着她,压抑着怒火:“你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石氏低声道:“是。”

    他随手一扔,鞭子落在她身边。

    他走过她,连个眼神都欠奉。

    他停在离她三步远:“还有下一次,你就别想活了。”

    “石家。”他嗤笑一声,“狗罢了。”

    他走出房门,头也不回的离开,在自己书房坐着发呆。

    等胤礽走了,候在房门口的宫人这才进来,将石氏扶了起来。

    她带进来的丫鬟心疼的看着她:“主子。”

    “没事。”石氏扯出笑来,“别往外传。”

    石氏叮嘱她:“也别给家里说。”

    那丫鬟心疼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丫鬟擦干眼泪:“奴才去太医院取药,主子身上可不能留疤。”

    石氏摇头:“那不就被人知道了吗?你别去。”

    丫鬟固执道:“奴才就说奴才跌伤了,不愿意留疤,奴才使银子买,不会有人发现的。”

    石氏这才点头。

    那丫鬟去了一夜,再也没回来。

    另一个带进宫的丫鬟,被人抬着尸体给石氏过了目。

    那小太监笑道:“太子妃,太子爷请您掌掌眼。这次只是两个奴仆……下次……就不一定了。”

    石氏惊恐的缩成一团:“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小太监让人把死尸带下去了,同另一个丫鬟的尸体用草席裹了,丢到了乱葬岗。

    不久后,被野狗分尸。

    人命如蚁。

    石氏被这一吓,又因为挨了鞭子,满身伤痕,伤口发炎,夜里就发了高烧,有些神志不清。

    宫人传给太子胤礽知晓,胤礽啧了一声,赏了他二十板子。

    于是,没人再愿意趟这趟浑水。

    石氏连发了两天高烧,伤口生了脓,却又挺过来了。

    她哭了一会儿,爬起来灌了一肚子陈水,找宫人要饭吃。

    她毕竟是太子妃,还会时不时去向太后和皇上请安。

    宫人也不好太过苛责,却也不曾和她说一个字。只负责给她送饭梳妆换洗。

    后来又得了治疗,脓水没了,只留下了疤。

    她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尚且年轻貌美。

    她却笑不出来。

    这地狱一样的日子,还有得熬。

    康熙只口头上叮嘱了胤礽几句,让他不要再和男子鬼混,便轻轻揭过。

    十月,康熙下令,命令宗室及满洲诸生,都需参加乡试、会试。

    宗室和满人对这条命令感到不满,但是他们知道这是位铁血的主。

    他们的反抗并不能带来什么,甚至可能给自己招来祸患,也就一一闭嘴。

    他们也开始看起了四书五经。

    十一月,宜妃之姐郭络罗贵人所生四公主,被封为和硕恪靖公主四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

    年后第一次早朝,有大臣上奏:扶桑限定赴日贸易的唐船为八十艘。

    康熙点头,以示知道了。

    另一大臣上奏:朝鲜发生大饥荒,朝鲜王李焞请求清朝赈济。

    康熙亦押后。

    随后下朝后,邀内政大臣共商。

    索额图道:“依奴才见,如果国库充盈,可以答应一二,以显我大清地大物博,非他所能抗的。”

    董鄂费扬古亦道:“这事无非答应或不答应,不答应了,也与我大清无损。答应了,无非是少点粮食。”

    董鄂费扬古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说得在理。

    康熙点头:“可。”

    最后康熙下令,派人运送五万石粮食以救助朝鲜,并御制《海运赈济朝鲜记》以纪念此事。

    随后,正月二十七日,康熙巡游五台山,命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随驾。

    他走后不久,二月选秀,惠荣二妃,并佟佳苍雪掌管选秀之事。

    最后定了几个人。

    惠妃呈上去后,为太后一一讲解。

    惠妃指着瓜尔佳氏:“这丫头身上有股劲儿,倒有些像宜妃年轻的时候。”

    惠妃指着另一人道:“她生得美丽,只是有些冷冷清清的,一看不像好说话的。”

    “这个太过伶俐,这个太蠢笨……这个倒是样样都好,只是生得平平无奇,比奴才都还要差上几分……”

    太后听着,最后相中了那位满洲镶黄旗出身的,十四岁的瓜尔佳氏。

    太后看了看,这位瓜尔佳氏乃三品协领祜满之女。

    太后最后定下个贵人的位份。

    瓜尔佳氏虽出身不错,但比起顶尖世家还差了一筹,许她个贵人,已是体面了。

    而真正家世显赫的人,如孝昭皇后、孝懿皇后、温僖贵妃、慧妃、平妃、佟佳苍雪、咸福宫妃,是直接以妃位入宫;太后自个儿也是做为大清的皇后抬进来的。

    至于其他几人,待定。

    到时交由康熙自己抉择,不管是自己留着,还是分给众阿哥,或是皆不要,都由他去。

    太后看着惠妃:“位份就这么定了。”

    惠妃称是。

    太后问她:“佟佳妃人呢?”

    喜欢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请大家收藏:()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5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

    

    http://www.yetianlian.net/yt91416/354467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