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收藏纪元 > 楔子

楔子

    自西安西行约百五十里,便是乾县。

    因有乾陵,而有乾县。

    大唐葬制“因山为陵”,陵墓建筑在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十里外的梁山,因位于西安的西北方,处于五行八卦中的乾卦方向,故得名乾陵。

    梁山一共有三座山峰,一北二南,其中北峰最高,乾陵就在突兀孤绝的北峰之巅。

    南边的两座山峰东西对望,中间夹着一条司马道,左右还有泔河、漠水两条水带环绕,气势十分雄壮。

    从山下仰望乾陵,就感受到穿越千年的煌煌大气。

    时值农历六月,日头酷烈,但乾陵植被茂盛,还有些许清凉,并不炙人。

    虽然不是旺季,但沿着从城门开始逶迤而上的神道上,也不时可见或多或少的游客聚集,拾级而上。

    “真不敢相信,武则天就睡在这座大山里面,这可是我们国家几千年以来唯一的女皇帝。”有人仰着脖子感叹。

    前头的导游纠正道:“这话不严谨,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只是因为武则天太有名了,所以李治的名字反而不显。”

    “有这样的老婆,李治一定很辛苦吧?死后都要被压过一头。”

    那游客一本正经地说道。

    “这位游客的问题我还真回答不了,因为我没娶过这样的老婆,也没死过,真不知道。”

    导游故作夸张地话在人群中引起一阵笑声。

    ……

    常闲缓缓地跟在人群后面,一脸轻松。

    他是津门星辰公司西安项目部的一个部门负责人,前两天项目准时通过了甲方的验收,项目部准备过几天就撤回津门。

    乾陵在中国历代帝陵中素有考古界“三峡工程”之称。作为南开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趁着这个时候过来乾陵旅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站在梁山神道上远眺西安,常闲感到一种寄寓在秦砖汉瓦之间的亲切,那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厚重气势,似乎在呼唤着华夏后裔深藏在血脉里那古老的根。

    相比之下,京城虽然也是古都,风格却有微妙的不同。

    京城的大气,是现世的,是一幅光芒四射的工笔彩画;西安的气质,却仿佛与人隔世相望,如同一件古老的青铜器,包浆被岁月磨得圆润厚重,发着幽邃深敛的光芒。

    常闲闭上眼睛,昂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细细地感受一下这古老而苍茫的气息。

    ……

    导游举着小红旗,在前头一边走一边讲解。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原先还有内外二城四门,神道两头还有祭殿、阙楼、祠堂、下宫等等三百多间建筑,现在地面上剩下的,就只有神道两头的翁仲石像和那那块无字石碑了。看过《神探狄仁杰》的旅客可能比我还清楚的……”

    “什么是无字石碑?”

    “乾陵上头有两通石碑,靠西边的是唐高宗的述圣纪碑,靠西边的是武则天的碑。一般石碑上都应该是写满字,歌功颂德什么的,可武则天的碑却特别奇怪,上头一个字没有。”

    “武则天干嘛给自己立一块无字碑?是觉得无话可说吗?”

    “这个我就又不知道了,不过历来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武则天自认女子不该称帝,所以不敢立碑留言,有的说武则天自认功劳太大,根本不需树碑立传……”

    听前面的游客跟导游问答,常闲停下脚步,认真地想了一下,轻轻自语:“我想她应该是对自己选择的道路问心无愧,根本不惧后人评价,所以才坦然把石碑空在那里。”

    “其实本该如此,做到生前无愧就好,只要不违本心,哪怕坚持的是一些旁人看起来很蠢的事情,又何必去计较什么身后之名?又有谁有资格去评价她呢?”

    ……

    导游引导人群缓步前行,时而登高一眺,时而下坡寻古,走走停停。

    常闲缀在后面,清凉山风偶尔吹过,山势树影,无处不在,偶尔还会看到一块古碑、一片断壁,更觉山谷幽深,心里充满奇妙的感觉。

    “大家走了一阵,也有点累了,我给大家说道说道一些我知道的事情,给大家提提神,好吧?”

    导游停下脚步,把小红旗举起来,笑道:“凡事都有天敌,到了这三秦大地,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话,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盗墓,是吧?”

    “那是,过去几步就是洛阳了,洛阳铲谁不知道!”

    一说到这个事情,人民群众可就有精神了。

    导游哈哈一乐,说道:“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那些个皇帝到了下面还想着享受生前的奢华,所以他们大墓里往往藏有大量的珍宝,自然会被许多盗墓者趋之若鹜。”

    “说起来千年下来,被盗的帝陵多了,但有三座是例外。”

    导游卖了个关子,问道:“谁知道是哪三座吗?”

    导游话音刚落,就有人回答道:“别的不知道,秦始皇陵肯定是的!”

    “没错,还有呢?”

    看没人说得上来,导游道:“三座帝陵,一座是盗墓贼不敢盗的,那就是这位游客说的秦始皇陵。”

    “一座是盗墓贼找不到的,那是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还有一座呢?”

    导游踩了踩脚下的梁山,道:“还有一座是盗墓贼盗不动的,那就是我们眼前的乾陵。”

    “怎么着就盗不动?是有人盗过吗?”

    游客们兴致盎然的问,皇帝和盗墓都挺神秘的,加在一起更是噱头。

    “有人盗过吗?您把那吗收回去,太有人盗过了。”

    导游一本正经的道。

    “乾陵是出了名的不怕盗,这一千多年来,动过歪心思的太多了,乾陵却始终没有被盗!”

    “唐朝末年,黄巢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4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一个县都没这么多人。这么多人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

    嚯!游客们想想那场面,倒吸了一口凉气。

    “您可能会说了,黄巢他们人多,可时间不长啊。那有时间长的。”

    “五代的时候有个鳖孙叫温韬。这孙子在这地方当节度使,啥事儿不干,就组织军队挖唐朝的皇陵。从李世民的昭陵到他的子孙,那是一个没拉下,全给刨了。”

    导游这话一下就让人群爆发了,感情还有这档子事儿呢,从没听说过啊!

    常闲面沉似水,摇头不语。

    学历史的都知道,温韬是盗墓贼的祖师爷,号称“盗圣”,这位可是缺了大德了,以他的罪恶,剐他个三千年都是心慈手软了。

    导游喝口水接着道:“您要问温韬挖了多久?七年!七年间温韬几乎盗掘了所有唐帝陵,但每次到他准备对乾陵下手,天上就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温韬是什么人啊?他也不怕这个,接着干,第二次又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再来第三次,还是这样。这下子就算温韬再胆儿肥,下面的将士也腿软了,谁还敢动啊!就这样,哪怕是温韬这鳖孙,拿乾陵也没辙。”

    不待游客抬杠,导游接着说道:“您肯定会说,那是他们手里的家伙事不行,到了现代如何如何。我这么跟您说吧,到了现代,也不怎么样!”

    “到了民国的时候,军阀孙连仲看到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慈禧和乾隆陵墓获得大量珍宝后,眼红了,就效仿孙殿英,以保护乾陵为幌子,宣称要进行军事演习,派了一个师的兵力,试图盗掘乾陵。”

    “然而,不管他们是用火炮、炸药还是人力挖掘,却始终找不到乾陵的墓门。到后来忽然天降大雨,几天几夜不停,军中传言武则天动怒,士兵们就再也不敢动手。孙连仲没有办法,只得撤军。你们说说,这该怎么解释呢?”

    慢慢的导游的声音似乎有些神秘起来:“我们都知道科学解释不了所有的事情,对于这个事情,有人就愿意从玄学的角度去解读了。我们历史上有两位风水大师,一个叫袁天罡,一个叫李淳风,大家听说过吧?”

    “就是写《推.背图》的那个?”

    人群中倒是有野大师说道。

    “对,就是他。”

    导游对捧哏点了个赞,接着道:“唐高宗李治一直有一个夙愿,就是死后能葬在长安。于是派袁李二人在长安附近找到一块合适的吉壤,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各自选择了一个方向,从长安城出发,遍访三秦。”

    “袁天罡先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在龙眼处埋下一枚铜钱。紧接着,李淳风也找到一块宝地,在龙眼处钉下一枚钉子。结果发现两人不约而同,选的都是梁山。”

    “梁山东隔乌水与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与娄敬山、歧山相连,聚风涵水。而在龙眼之处,李淳风钉下的钉子,正好穿过袁天罡的铜钱中心孔中。这就是有名的‘金针穿铜钱’!”

    “卧了个槽!有点意思啊!”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

    常闲读的是历史,这个故事在大学的时候也是同学之间聊天的话题之一,他听导游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也无意参与。

    看见前面有一块石碑立于道旁,镌刻着明代王尚炯的诗“无字碑,谁立竖?李兮唐,周兮武。千秋冤结一抔土,唐家余子不足数,于阗此意晦终古。”

    这是咏怀武则天的,书法从颜真卿入手,又有何绍基、翁同龢两家的一些东西,用笔含蓄古朴,独具风格,是陕西当代大家陈少默先生的手笔。

    常闲爱好书法,又喜爱这诗句,不由得见猎心喜,信步前趋,伸出手指顺着石碑的刻痕开始临摹起来。

    “李兮唐……,嘶!”

    信手临到“唐”字,已经是石碑底部,顺着一撇而下,手指碰到了地上的一个土疙瘩,土疙瘩虽小,却不知何故,一阵异常的疼痛让常闲猛的从书法的意境中醒来。

    一声闷哼,他分明看着手指上有一条口子,血迹一下就渗了出来。

    一枚绿意斑斑的铜钱虚影带着一股莫名的气息顺着手指直冲脑海,常闲一下不堪负担,昏迷过去。

    “先生,先生……,您没事吧……先生……”

    常闲似乎听到导游跑过来呼喊,又似乎看到一个道士,上著褐,下著裳,外罩氅,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曼声吟道:“金风未动蝉先觉……”

    http://www.yetianlian.net/yt91458/339832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