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八百零九回 博览会

第八百零九回 博览会

    崇祯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

    在王府外,商人们拿着农工商部发的邀请帖,忐忑不安的接受搜身等措施,然后进入王府。

    王府内也有小厮在前引路,引他们到宽敞的偏厅用茶。

    宴席将在另一个更大的偏厅进行。

    只等人到齐就开宴。

    商人们聚在一起忧心忡忡,小声议论召集他们到王府的目的。

    有人问过孔有性尚书,得到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他都不知道,下面的人更不知道了。

    于是,人们纷纷猜测,什么说法的都有。

    但几乎不约而同的往兜里揣了宝钞,预备孝敬给大王。

    宝钞发行好些年,商人从一开始的不怎么用,到离不开它。

    导致江南海商家里没有宝钞,都不敢对人说,自己腰缠万贯!

    “诸位,人已到齐,请随我来偏厅就坐。”

    侍卫说道:“再等一会儿,大王就来见你们。”

    商人们边议论,边跟着侍卫离开了偏厅。

    他们到了另一个偏厅,发现桌子是大圆桌,每张桌子的旁边放着十几把椅子。

    椅子在圆桌周围围了一个圈,椅背上写的有名字。

    都是商人的大名。

    “各位请对号入座,不要坐错位置。”侍卫及时提醒。

    商人赶忙寻找自己的位置,坐下后,如果发现旁边是熟人,也赶忙抱拳问候一声。

    这个偏厅吵吵嚷嚷,堪比菜市场。

    侍卫却没有制止他们,而是在人到齐后,对旁边侍卫道:“去禀报大王一声。”

    另一个侍卫快不离开。

    “这是邀请我们来干嘛?”

    “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

    “该不会是要咱们掏钱吧?”

    “别急,看看再说。”

    “你能不掏吗?敢不掏吗?”

    商人们继续议论纷纷,直到听到脚步声,很自然的安静下来。

    众人看向门口,果然是杨承应来了。

    商人们纷纷起身,抱拳施礼。

    杨承应在门口答礼:“是我来迟一步,请各位见谅。”说罢,径直到了主位,面朝着商人们坐下。

    商人们安静的坐下,心怀忐忑。

    “我请诸位来,并不是为了钱粮一事。诸位都是纳税大户,也是纳税模范户,我怎么能再问你们要额外的钱。”

    杨承应扫视在场众人一眼。

    部分人紧绷的脸色,稍微得到缓解。

    更多的,还是惴惴不安。

    杨承应笑道:“我虽然不在沈阳,但是对这段日子海上的发生的事仍有了解。

    既然收了诸位的税,就得把事情办妥,给诸位提供一个好的经商环境。”

    这下,有三分之一的商人听出弦外之音,彻底放松了。

    “我即将出海,前往李朝、琉球国和倭国,顺便要与西洋生番的总督打交道。”

    杨承应说道:“我这次出海,不只是规范护航的情况,也是出海做生意。因此,在出海前,想在沈阳开一个博览会。”

    “博览会?”众人一愣,闻所未闻。

    “‘博览’二字,出自《汉书·成帝纪赞》,意思是广泛阅读,比如博览群书。”

    杨承应解释道:“博览会,就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盛会。你们把自己最得意又最容易生产的东西带来,放在指定的地方,让普通民众都能看到。”

    博览会虽是新词儿,但是组织形式和展览方式,并不陌生。

    商人们一听,大概就懂了。

    以前,他们为了让自己的东西卖的好,还让顾客免费使用,或者展示给顾客看。

    现在,是大王亲自安排一个地方,集中展示给百姓看。

    这等于是官府做靠山,卖的肯定更红火。

    这一下炸了锅,如果不是杨承应在,他们早跳起八丈高。

    “博览会后,确定质量和销量不错的,可以要么租借远洋商会的船只,要么自行租借船只。”

    杨承应说道:“跟着我的舰队一起去李朝,倭国等地。”

    商人们眼中充满了火热。

    只要是沿海经商的,都知道大王的舰队能在多个地区停靠,一方面是补充淡水,另一面是推销商品。

    特别是大王亲自带的舰队,在琉球时,大批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人来买卖。

    还有部分荷兰商人。

    “不过,你们用了我的场地,又打着王府旗号,是不是该给一点场地租赁费。”

    杨承应再提到“钱”的时候,商人们不仅不觉得难受,反而觉得十分合理。

    他们纷纷拿出宝钞,表示要交钱。

    杨承应却摆了摆手道:“这笔钱将按照你们场地租赁大小收,不搞一刀切。你们回去以后想好要多大的场地,报给有司。明年的元宵佳节,正式开展。

    时间是三天左右,第四天我会根据销售和质量情况,选一些商家的货物。

    你们拿到凭证,再租赁远洋商会的船,还是自己找船装载。大概在正月底,舰队出发。”

    程序简单,过程清楚。

    商人们听后,都表示没问题。

    杨承应让小厮上菜,给这些担惊受怕半天的商人们吃顿饱饭。

    他本人则出来,把孔有性叫到一旁。

    “我刚才对他们说的,你可都记清楚了。”

    杨承应小声道。

    “都记住了。”孔有性应了声,然后问道:“大王,臣不明白您干嘛这么费苦心,还让他们打着王府的旗号。

    要知道无商不奸,给他们一点阳光就敢开染坊的货。”

    “老丈人,我没记错的话,你也是牙行出身吧。”

    杨承应半开玩笑地说道。

    孔有性一愣,挠了挠头道:“大王不提,臣都忘了这茬。”

    “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也只是劝你,别说话武断。”

    杨承应说道:“士农工商,缺一不可。如果四维不张,则天下动乱频发。我们既要靠老百姓种地,也要靠商人往来有无,靠士人治理天下,靠工匠们修建铁路。”

    “大王教训的是,臣不该因为一颗老鼠屎便把整锅汤倒了。”

    孔有性认错。

    “如果真有老鼠屎掉进汤里,还是该倒掉。”

    杨承应开玩笑道。

    孔有性听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对了,我要你选定的纺织厂厂址,你选好了吗?”

    杨承应忽然问道。

    “回大王,臣与政事院等部门协商,在沈阳南方的苏家屯开了一块地,营建厂房和宿舍,已经开工。”

    听到有正事,孔有性立刻收敛了笑声。

    

    http://www.yetianlian.net/yt94075/369903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