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大唐潜龙 > 讨伐南诏--西南硝烟起1

讨伐南诏--西南硝烟起1

    高仙芝此次大木桥杀俘作为也在何靖之心中留下疑虑,难道非用如此方法才能得胜吗?

    倘若自己面临同样的情况,有更好的处置方式吗?

    若派人看守俘虏是否会分散兵力?原本就已经兵力不足的唐军是否禁得起再拨出部分兵力于看守战俘?倘若俘虏反扑,会不会造成战役失败?要如何用最少的兵力去有效看守并防止俘虏暴乱?何靖之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绝对不要容许自己陷入这种任人宰割的境地,否则,命操敌手,一切都将不能掌握。

    一连串的胜利及轻微的损失,使得安西都护府有着不败的美名,安西四镇的精兵悍将对于他们的统帅高仙芝有着无比的信任与依赖。

    然而主将高仙芝性格中的一些缺点也渐渐显露出来,例如残忍好杀,贪婪无度・・・等,虽然这并不是指挥上的缺点,但是带来的结果却使自己陷入无法辩解,欲诉无门的杀身大祸・・・

    安西都护府暂无战事,于是高仙芝令岑参与武修书等文官致力经营安西四镇内政事宜,自己则是与封常清去安排下一场对大勃律即将要发生的战事。

    安西四镇本为西域丝路必经之路,所以一向人口稠密,商业发达,甚至与南方大城广州相比等都不逊色,一时之间,大唐西北繁盛无比。

    新的西域两大强权—大食帝国与吐蕃帝国也声势正胜,屡屡向外开展势力,大唐帝国两次征伐西域小国都隐藏有吐蕃势力拓展的背后因素,所以随着两大强权的扩张,新的冲突也慢慢的在酝酿,慢慢的发酵当中。

    在大西北大唐的声威正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时候,大唐西南边境,也大起刀兵,只是这次大唐精兵却遭遇到玄宗登基以来最大的挫败。虽是如此,却有无数的将星,在这次征伐之中,纷纷涌现,也将为未来的历史画卷,增添了更炫丽耀眼的色彩・・・

    751年夏,潭州城外。

    一名驿卒快马奔驰在驿道上,带着朝廷六百里加急调令,直奔潭州府。

    到了潭州府,驿卒早已浑身汗湿,气喘不已,潭州府仆役将驿卒领入府中并将调令呈与潭州兵马使明骧,明骧阅后,急忙派人召唤诸将回府议事,并派衙役有请潭州刺史及重要襄佐文官一齐前来。

    不多时,外镇诸将与府内将校陆续到来,潭州府刺史孟文泽与府中重要文官亦列席在旁。

    明骧身居首位,一脸严肃,手捧调令,起身说道:「孟大人,吴大人,苏兄弟,众位弟兄,西南藩属南诏背反天朝,朝廷欲兴天兵,讨逆平叛,特调集剑南道、岭南道、山南西道、黔中道及本道兵马八万余员,整备齐全,克期进发,将叛逆凶顽,一举荡平。江南西道仇都督传来调令,严令潭州府调派兵卒一千五百员,官佐将校二十五员,即刻起程,赴剑南道益州成都府集结,限于八月初七报到,逾期者军法处置,令至驻地即刻调归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节制,不得有误。我已列下出征将校姓名,潭州兵马使明骧、副将何昱之、陆培业・・・等」依次念下,自兵马使以下,副将、偏将及校尉等共二十五名。「不知孟大人,诸位弟兄,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孟文泽起身道:「明大人,诸位将军及同僚,皇恩浩荡,国家处于多事之秋。西南变乱,吾等素食俸禄,受朝廷养育之恩,目前国家有难,正是我辈报效朝廷,报答圣恩的时候。只可惜我一介文官,又是朝廷委任的地方父母官,不能擅离职守,无法效力疆场,不胜遗憾。能做的乃是安顿诸位出征将士家眷,加给俸禄,使其生活无忧。令各位应选武将无后顾之忧。尽力杀敌卫国而已。」

    众将皆道:「有刺史大人看照,我等出征自是放心无虑。」

    潭州长史吴天和起身说道:「明大人,由您亲自带军出征,是否乃朝廷钦点?潭州府地方治安及绥靖匪患之责任,由谁人负担?明大人,兵凶战危,您是潭州栋梁,不可轻出啊!不可轻出啊!」

    明骧凛然说道:「俺素以忠勇带兵,平时也以此二字自许,我不是好战争功,而是如今国家有难,身为武将,倘若畏苦怕死,何以面对士卒儿郎?吴大人,您的好意我心领,朝廷正当用人之际,正是我忠勇之辈努力向前之时,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再说,潭州治安我已安排下了,由副兵马使苏晴苏大人负责,府中还有两百惯练兵丁,加上旧有府兵及衙役,保境护民应是无虞。况且,苏大人久在军旅,带兵练兵都有一套,要迅速练好本府军兵一定不会有问题,吴长史不必担忧。」

    众文官佐吏见明骧去意甚坚,也就不再阻拦。

    孟大人及众文官又提及一些关于地方军备及治安方面的问题。明骧与苏晴一一予以陈述、回覆之后,就再也没有异议了。

    由于军情惨急,时日已经不多。众官佐将校仅用两日回去料理了家事、杂事,并召集本部军兵,全力投入出征事宜,五日之内,赶制皂衣皂甲,精选战马、驮马后,即刻出发。

    出发之前,众文官、留后军将及百姓皆在城西列队送别,免不了说些期待马到成功,旗开得胜之类的言语。

    众出征将士别了送行官员及民众,一面行军,一面思考即将面对的敌人,不过是一个西南边境的南诏小国,又不是如吐蕃、突厥或回纥之类的强悍边患,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远远不及将来必定得胜荣归的兴奋,每个人都想杀敌建功,获取封赏,所以都是豪气万千,士气高昂,将面对战争的紧张都抛到九霄云外。

    由于时日迫切,一路往西都是疾行。只用了近一个月,行军约两千余里。

    http://www.yetianlian.net/yt95187/359496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